新型节地生态安葬法
葬俗作为民俗的一种,也在这个时代渐渐发生着变化,这是时代赋予的。
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新式葬法层出不穷,生态葬或许是未来的一种主要选择,尤其是在城市。这类生态葬因其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来处理骨灰,具有环保、节能、低成本等特点。它们的多元化,为现代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公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以下我们将大致介绍一下目前生态葬的种类:
海 葬
这是一种将骨灰撒入大海的葬法。它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多数是遵从逝者的遗嘱,先在火葬场火化处理其尸体,后由家属、友人选择一个合适的日期乘船到选定的某个海域或者江河湖泊进行水葬。 在举行仪式时,先由死者家人好友致辞哀悼,再由死者家人站在船弦边,在船的行进中,把死者的骨灰混着鲜花撒入翻滚的浪花中,逐波而去,让死者融入大海的怀抱。并且在公墓设有海葬纪念碑,人们还是可以在清明、冬至或平时去刻有海葬名单的纪念碑前祭扫。
树 葬
树葬就是将死者骨灰深埋一米以下,或者是将没有传染病的尸体直接深埋,而后在上面植入一棵长青树,它的地面不设任何殡葬设施,而是以纪念树或自然石为标志。既不留坟头,也能绿化山林。尤其是它符合了国人千年以来的土葬习俗。树葬价格低廉,只需定一个墓穴,买一棵树苗即可。树葬可以把丧户对死者的哀思转移到爱护“以树代墓”的树木上,人们可以通过对树木的养护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花 葬
花葬与树葬相似,区别在于种植的主角是各色鲜花。鲜花的出现能改变传统公墓死板、了无生机的形式。就是在花坛中置入可降解的骨灰盒,让墓穴不再空洞可怖,而是用美丽的花坛替代。这样令墓地环境赏心悦目,充满关怀。同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占地少了,可以反复使用,使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草 坪 葬
源于西方所崇尚的安葬方式,让墓座与芳草为伴,是死者与自然融为一体。西洋风格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绿草如茵,那一抹清新的绿色让人倍感身心舒适,得到一种慰藉与放松。用放置鲜花、香炉的方式来构建祭祀模式,也可寄托后人对故者的无限哀思。
壁 葬
是一种空间发展的骨灰处理方式,利用围墙建造的壁葬廊,也称骨灰墙,就是将骨灰封存在琉璃瓦璧的墙格里,从上到下一般可以放置 6 至 7 格,用大理石、花岗石面版镌刻死者和敬立者姓名,可嵌制瓷像,壁门上的把手设计成花瓶状,用以插入鲜花来供祭奠和扫墓。由于壁葬具有墓葬的一些功能,且价格低廉,葬式简单,普遍受中低收入者的欢迎。
塔 葬
原本局限于佛教高僧圆寂者,而现在是利用古老的塔的形式与高层大楼建筑相结合的现代塔式骨灰寄存和壁葬楼骨灰寄存。相比传统墓碑,新型塔葬甚至可以不用骨灰盒,而是直接将逝者骨灰伴着鲜花在塔内下葬,让逝者回归自然。按容量,塔能容纳的骨灰至少超万例,同样将具有节地、实惠的特点。
除了一些平时常见的生态葬,还存在着一些形式新颖的生态葬:比如借助飞机、火箭、烟花、热气球等将骨灰带上天空或宇宙的骨灰空葬、太空葬、烟花葬、气球葬等。由瑞典科学家发明的冰葬,则是把死者遗体放置在液态氮气(零下196 摄氏度)中低温浸泡,让有机组织脱水后利用超声波,将遗体粉末化为骨灰。与火化相比,这种骨灰粉末容易在自然条件下分解,回归自然界的生态轮回。空葬在一些国家领导人中或偶有采用,其他葬式由于观念超前,又价格昂贵,很难为普通百姓接受。除此以外,还有取微量骨灰做成钻戒,佩戴在逝者亲属的手上,以寄托哀思的钻石葬。有将骨灰与特殊材料混制在一起画成遗像的骨灰画葬。这些葬式都无需占用土地资源,甚至还能将骨灰作为他用,给家属留作纪念。其实,在我们所能了解的范围之外,世界上也许还存在着更多新奇有趣的葬式正等待我们发现。
太 空 葬
冰 葬
钻 石 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