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云”上寄哀思



清明愈近,缅怀先人的情绪愈浓。3月31日上午,娄底市殡仪馆,来自大科街道早元社区的20余名志愿者,身穿红马甲,一手捧着鲜花,一手拿着清洁用具,清扫墓地、擦试墓碑、敬献鲜花、鞠躬默哀......缅怀公墓山的每一位故人。这是娄底市首次推出的“代为祭扫”志愿服务活动。
“防疫期间,呼吁大家少聚集。”志愿者何艳兰说,“所有的墓碑都会仔细擦试,并送上鲜花。代为祭扫,我们更要认真对待。”据悉,此次“代为祭扫”活动将持续到4月6日,扫墓完成后,会拍照上传到网络,逝者亲友可以在此期间登录娄底民政网,进入“清明代为祭扫”网页,通过输入逝者姓名查询祭扫情况,“云”上缅怀。
清明之思,慎终追远。国人的寻根情怀里,清明祭祖是一年中的大事。暮春之初,草木旺盛时,来到祖先坟前凭吊,除杂草、添新土、扫纤尘,祭上鲜花与寒食,也寄上追忆先辈的淡淡哀思。但今年清明略有不同——疫情隐忧犹存,为减少人员聚集,“云”上祭扫、集体纪念、代客祭扫等成为了新风尚。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思念。”往年清明,李泉都会来到娄底市殡仪馆,在先人坟前献上一束鲜花,今年他选择了代客祭扫。他说:“集中扫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代为祭扫’很合时宜。保护好家人和自己,便是对先人的最好告慰。”
弘扬文明殡葬新风,既是疫情防控需要,也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3月25日,娄底市发出“云上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提倡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按照防疫要求,敢于破旧立新,采取网络祭扫、低碳祭扫等新形式进行文明祭祖,清明亦可“云”上寄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