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扶贫行动——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扶贫纪实
5月14日一早,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扶贫“一班人”第49次来到定点扶贫点浏阳市浏河源村。在我们6年多的精心帮扶下,贫困户李望贤、兰新平、王训荣家已彻底脱贫,这天也是我们在该村的最后一次“扶贫”行动。
驱车数小时一路辗转,一路依然还是熟悉的景色。小车刚到马路边停下,远在几百米外的兰新平和他老婆就像见到亲人般欣喜地跑来打招呼,“黄主任、吕书记,你们又来了啊……”“最近日子过得怎样?”黄智谋主任关切地问。“托您的福,日子好着哩!”见到帮扶定点人黄智谋主任,兰新平打开了话匣子,她从新房子的盖建,到自身疾病的治疗,再到养牛、养羊和遇到的许多困难说起,再讲到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和扶贫定点干部的帮助下,资金问题、就医问题、发展养殖业问题等都一一得到了解决,不仅个人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民政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就连浏河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兰新平窃喜的告诉大家,“听说我们村还要发展旅游业,建设美丽乡村呢。”黄主任边听兰新平絮叨,边在房前屋后查看,看到兰家的家庭造血功能逐渐恢复,黄主任终于放心了。
比起能说会道的兰新平,吕明书记定点帮扶的贫困户李望贤就要腼腆多了。见到吕书记来,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只会一遍又一遍地表示感谢。第一次见到李望贤一家,屋内空荡荡的,几番交谈下来,了解到李望贤有空地,吕书记竭力推荐他发展种植业,李家表示十分愿意,于是干劲十足的种起了香菇、木耳、笋子。功夫不忘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李家的种植业规模大了,产量也高了。为了帮助销售,吕书记又号召单位同事将产品信息发布到各自的微信群中,帮助李望贤一家将产品送到订购人家里,还替他量身定制了以后的销售计划,原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李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再加上女儿大学毕业找了工作,如今,李家的年收入已达4万元以上。虽然他还是不善言辞,但内心的喜悦已从眉眼间流露出来,这与当初那个神色黯然、眉头紧锁的李望贤简直判若两人。
昔日的贫困户王训荣一家,农忙时下田耕作,农闲时上山打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年下来收入不过几千元。自2019年由中心凌永副主任接力帮扶后,凌主任带领、发动单位职工帮助王家开启了养殖帮扶之路。浏河源村背靠原始次生林,养殖的鸡、鸭、猪等家禽、牲畜属于自然放养,肯定肉质鲜美,只要打开了销路,不愁没收入。下定决心后,凌主任帮王家搭起了家禽圈,并请来了养殖专家传授技术和经验。不仅如此,凌主任还帮助打开了销路,不仅自己常年订购,还发动了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都来买。短短两年时间,原本只有几千元的年收入一跃增至一万多元,年收入翻了好几倍。
六年多来,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共为贫困户捐款10万多元,赠送物资3万元。通过中心帮扶小组的共同努力,三家贫困户均有了自己的小产业,家庭平均年收入已达四万多元。
浏河源村组织的扶贫总结庆祝大会后,我们踏上了返程的道路,夏日炎炎,但车窗外郁郁葱葱、瓜果飘香的乡村美景时不时让我们眼前一亮。我们知道,他们明白,最后一次的扶贫行动不是终点,而是新的生活的开始、新的奋斗的起点。